小货郎 第449节
??正好现在已经七月,等到八月振生运送棉花去江南的时候,正好可以带过去一点。 ??不过徐三公子的信又写了内容,那就是浙东方向,有人已经研究出来,怎么在他们本地种棉花,而且骨朵长得很好看。 ??估计用不了多久,江浙这边也能种起棉花。 ??剩下的事徐三公子没说,但也是给纪彬提个醒,其余顾家,景家也差不多在说棉花的事。 ??基本上意思就是,如果浙东也能种棉,那以后对宿勤棉的需求就会大大减少,虽然还需要,但不用那么多了。 ??纪彬自然明白这个道理,心里也感激他们提前说起这件事。 ??不过纪彬却是不意外的,每一个植物都有其发展规律,再加上优良育种,往合适的方向培育,浙东那边迟早都种起来。 ??只是质量高低的差别。 ??反正纪彬到现在也认为,还是边域那边的棉花棉绒最细腻,最柔软,这跟各地的土质气候都有关系。 ??但不管浙东那边质量如何,影响宿勤郡是肯定的。 ??这也是纪彬不让大家盲目种棉的原因。 ??棉花价格迟早会回落,虽然再往后也会是较贵的农产品,但总不会贵到现在这般离谱。 ??而且不出意外的话,这种经济作物还会受限制。 ??之前纪彬跟邑伊县棉农们商议的是,谁家种了多少棉花,就要再种多少粮食。 ??但到底只是私人发起的倡议,难免有人为此谋利,根本不管这些。 ??说句大实话,官府说,都不一定能阻止人谋利,更不要说私人的倡议。 ??而且这种做法并不能让人少种棉花,只会让更多的商户们大批购买良田,从而普通百姓手里的田地都被买走,若是买不走,还能强买强卖。 ??当时纪彬提出,也只是暂缓这个进度而已。 ??想到这,给新皇的书信里又添了一条,纪彬那个时空的古代,也鼓励种经济作物,什么棉麻染料,都是鼓励种植的。 ??但所种的比例可比纪彬说的一比一要少得多。 ??在明史上记载,大多比例应该在五或者十比零点五。 ??也就是说,种五到十亩地粮食地的时候,可以种半亩到一亩的经济作物。 ??这些都能很好抑制百姓为了谋利荒废农田。 ??虽然现在情况还不严重,但未雨绸缪总是好的。 ??这封信写完,纪彬目光又回到浙东种出棉花的事上,这也就说明,以后的利润会越来越薄,在这三五年内回到正常价格。 ??不过纪彬也好,詹明也好,重心已经不在棉花上面。 ??他们二人早就知道这种暴富长久不了。 ??只是纪彬要跟引娘说一声,让她邑伊县的时候,提前跟商会棉农棉商们说要一声,千万不要盲目扩张,否则肯定会有损失。 ??相信通过他们商会,宿勤郡的棉农棉商们很快都会知道,这样以后降价也好,减少土地也好,大家都有心理准备。 ??不过浙东的试验田今年才种出来,大面积推广也要一两年时间,这个时间里,足够大家消化这些消息了。 ??这些事情处理完,最后则是詹明的信。 ??詹明也是纪彬合作的老朋友了,他这段时间一直不在春安城,而是在之前西边商路的朋友家走动。 ??算起来他也两年没走那边商路,肯定要再联系一下。 ??甚至押送棉花的事都交给了振生。 ??去年振生做得还不错,没出什么大乱子,今年照样可以交给他,那振生虽然做事多了,挣的钱也多了,自然开心。 ??只是詹明表弟杨炯彻底沾不了詹家的光,他家又送了姓杨的表弟过来,这个表弟倒是谨言慎行,今年可以跟着振生打打下手,看看能不能用。 ??至于詹明跟西边商路的朋友们走动,也还算顺利,谁让詹明的名声也很响亮,虽然不如纪彬,可在春安城也算数得着了。 ??众人还都知道,詹明好友纪彬手里握着多少作坊,这些可都是好用的货物啊。 ??到时候拉到西边,岂不是更能赚一大笔钱。 ??靠着纪彬的关系拿到物美价廉的货物,也是很好的选择。 ??这生意路都是越做越宽敞。 ??如今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纪彬詹明的生意再往上走,也没人会触霉头。 ??纪彬早就说过了,他不管这些人心里怎么想的,只要面上过得去,好好合作就行。 ??他又不是跟每个合作的人都交朋友。 ??纪彬知道詹明那边一切顺利,也就放心了,至于棉花收获纪彬也不用操心。 ??到时候冰铺歇业,管事徐杰林豪都能帮忙,还有管家林博在,振生也能过来。 ??更重要的是,家里还有引娘。 ??引娘如今的能力还有什么信不过的。 ??家里生意一切都好,不管水运还是西边商路都在稳步进行,纪彬也只是回了几封信,然后更加专注海太城的事。 ??因为新来了很多人,船务司的人员配置基本已经齐了。 ??虽说他们的办公室还是没墙壁吧,但大家已经习惯这样的日子了! ??早上从官府客舍醒过来,需要文书办公,那就在客舍完成,不需要的来先朝船厂旧址帮忙一起盖房子,而且自己部门的房间,还能自己选砖块花纹,只要不破坏整体结构,那都可以。 ??大家做了那么多年的官,当了那么多年的小吏,还是头一次感受从无到有的快乐。 ??而且新皇特意挑的年轻人过来,这里每天都热热闹闹。 ??纪彬看着手里的人员。 ??如今的官办船务司,一共有二十三人。 ??也用纪彬自己熟悉的行文写下来。 ??其中船务司司长纪彬,统管内里所有事宜,官居正三品。 ??船务司主簿一人,主管政务,后勤,从三品。 ??下有三名属下,四个小吏,分别是七品,不入流。 ??协理中台一人,主管技术人员,正四品。 ??协理左右中郎两人,算是技术部,正五品。 ??下有两名属官,六个小吏,分别是七品,不入流。 ??不入流就是连从七品都不是,民间也有喊八品的,但不入官府系统之内。 ??再接着便是左右校尉,江志乌革,两人允准抽调本地兵士各十人,护卫船务司安全。 ??但现在船务司房子都没建起来,也就没正式抽调。 ??再加上一个还没有正式任职的李家主,这要纪彬自己认命。 ??他的意思是,自然要塞到协理部,这里都是技术大佬。 ??这些人也就是纪彬的手下了。 ??要说纪彬最重视的,肯定是最先过来的三位工部,现在不能说工部,而是协理部的三位大佬。 ??他们现在都穿这窄袖衣裳,裤子挽起来,指挥兵士们把之前看到的海底小船捞上来呢。 ??不仅他们三个期待,李家主也期待啊。 ??他们四个技术大佬早就达成共识,而是李家主对船只的了解,也让他们刮目相看。 ??四个人看着海底沉船被捞上来,都想看看前朝的船是什么模样,说不定有可取的地方。 ??前朝虽然朝廷昏庸无度,这船只技术还是可以的。 ??协理部的大佬们隐隐知道纪彬想要的是什么,那就是蒸汽机放到船上,在刘铁匠打造器皿的时候,他们这才抽了时间关注船只。 ??但是越看越有意思。 ??这船只上的技术,不必魏如之前沉迷的马车技术差,甚至他还想动手试试,万一能改进呢。 ??等海底沉船被捞上来,不少人都去围观。 ??特别是海太城的百姓。 ??天啊,他们都是海太城土生土长的人,都不知道这海底还有宝藏呢! ??怎么纪彬一来,什么都捞上来了。 ??可纪彬瞧着这船眼前一亮,立刻看向李家主:“这船只的模样,是不是能日行二百里那种?” ??这船只船头很尖,线条流畅,以纪彬贫瘠的船只知识,也能看出来其作用啊! ??那李家人激动得要哭出来:“对,对,就是那种。” ??“虽然坐的人少,但可以作为先锋船,我先祖书上记载明明已经失传了啊!现在南军国有的百里船都是试着航行,还有诸多问题。” ??“这二百里的船一出来!岂不是直接仿造就可以用了?!” ??不错,他们这么久的打捞还是有用的。 ??这不就捞出来前朝家底了,怪不得前朝船厂的人宁愿沉船烧船厂也不留下来。 ??竟然是如此宝贵的东西。 ??这就是好的开始啊。 ??都有二百里的快船了,其他船只还远吗? ??第142章 ??要说前朝船只,大概可以分为三种。 ??其一便是舟山乌槽为首,这也是浙船,同样是所有船只里面最不错的,特点大概是轻捷便利。 ??以前用于追击敌人,现在则是运输加急加快的货物,这种船只都比较小。 ??第二则是人称大福,也算兴华府跟无仙城的船只,福船个头大,能抗击风浪,而且还能防火,现在运输大量物资的船只,基本也是从这个改进而来。